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

中二校本教材:春望


春望1  杜甫

 

國破山河在2

城春草木深3

感時花濺淚4

恨別鳥驚心5

烽火連三月6

家書抵萬金7

白頭搔更短8

渾欲不勝簪9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陽,後遷居河南鞏縣。杜甫出身於書香世代的家庭,他的祖父是初唐名詩人杜審言。年輕的時候,他曾經漫遊吳、越一帶(今江蘇省、浙江省)。二十四歲赴洛陽參加科舉考試落第,心裏很不愉快,又再到齊、趙(今山東省、河北省)等地漫遊。三十四歲的時候,他到了長安,在這裏住了近十年。透過他精微的觀察,發覺在這表面繁華的盛世,內部黑暗重重,皇帝荒唐,宰相貪污,政治腐敗,危機一觸即發。天寶十四載,安祿山攻陷長安,杜甫逃至鳳翔,謁見肅宗,得了一個左拾遺的官職。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棄官並移居成都,在浣花溪畔,築浣花草堂居住。晚年攜家眷離開四川,病死湘江旅途中。

杜甫的一生,經歷玄宗、肅宗、代宗三朝,這五十幾年是唐代由盛轉衰的大時代。前有安史之亂,後有吐蕃入侵,地方上的動亂更是不勝枚舉。杜甫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及當時社會的面貌,因而被稱為「詩史」。杜甫透過他的作品,處處表現了他忠君愛國的情緒,故後世尊他為「詩聖」。



背景資料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公元756)六月,安史叛軍攻陷京城長安。七月,肅宗在甘肅靈武登基稱帝,改號至德。八月,杜甫把家人安頓在鄜州後,隻身去投奔肅宗,途中被安史叛軍俘虜,押往長安。因他官職卑微,未被囚禁。他親眼目睹了長安淪陷後的巨大變化,觸景傷情,遂於安史之亂爆發後的第二年三月,寫下了這首憂時傷亂的名篇。

 

注釋

1. 望:有兩層意思,既是舉目四望之「望」,眼見長安在春天的景象,也可理解為企望、盼望之「望」,熱切祈望能脫險與家人團聚。

2. 國破山河在:極言長安破壞的嚴重,山河之外的其他東西都受到破壞。國破:指安史之亂起,長安淪陷。山河在:只有山河依舊。

3. 草木深:草木橫生,景象荒涼。城區草木橫生而非人煙稠密,其荒廢可知。

4. 感時:感傷國事。濺淚:流淚。

5. 恨別:與家人被迫分離,十分懊惱。驚心:情緒被觸動,心神不安寧。

6. 烽火:指戰事。古代邊境地區設置烽火臺,發現敵情,立即燃燒柴禾升起煙火   作警報。家書:家信抵:值。

7. 白頭:白髮。搔:抓。短:稀少。

8. 渾欲:簡直就是。渾:[][wan6][hún]。不勝:不能承受。勝:[][sing1]簪:[][dzam1][zān]。古時用來別住髮髻的條狀物。這裏作動詞用,即用簪子固定髮髻。

 

賞析重點

詩人被困在叛軍佔領的長安,暮春三月,舉目四望,國都殘破衰敗,草木雜亂叢生,只有山河面貌依舊。詩人感傷國事,懷念家人,看到春花,禁不住淚如雨下;聽到鳥鳴,更止不住傷心哀痛。接連三個月戰火不息,道路阻隔,音訊不通,詩人翹首以盼,希望此時能傳來一封家信。然而,望眼欲穿,始終未能如願。愁苦難解,白髮越搔越稀,簡直連簪子也插不上了。

第一、二句從春天在長安所見的事寫起。「山河在」,表明城池殘破,到處一片廢墟;「草木深」暗示人煙稀少,蕭條荒涼。第三、四句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詩人以「樂」寫「哀」。鳥語花香本是「春」的象徵,然而在這不尋常的春天,這些美麗的事物不僅沒有給他帶來愉悅,反而使他睹物生情,倍增對國事的憂傷和對家人的思念。他見到花開而濺淚,聽到鳥鳴而驚心。第二層意思是杜甫把自己的主觀感情投射到「花」和「鳥」之上。因為「感時」,連花也為之「濺淚」,這其實是就花上的露水而產生的聯想;因為「恨別」,連鳥也為之「驚心」,這其實是就鳥在枝頭跳躍不安而鳴叫的情景而產生的聯想。花鳥這些無情之物尚且如此,何況是人呢?

「烽火連三月」與上文「感時」、「恨別」相呼應,這就更明確揭示出「濺淚」和「驚心」的原因。「家書抵萬金」一句,詩人飽含深情,以誇張的語言真實地寫出了在戰亂環境中盼望得到家人音訊的急切心情。最後兩句,表示詩人愁苦之深。這愁苦使他頭髮變白,且愈來愈稀疏,簡直到了不能用簪束髮的地步。詩人透過對自己外貌的描寫,反映內心極度愁苦的心情。

這首詩結構嚴謹、構思綿密。全詩八句,前四句寫春望之景,詩人睹物傷懷;後四句寫春望之情,詩人憂懷家國,黯然神傷。

  

文學知識:近體詩格律

一、      詩體: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或「格律詩」,是唐代形成的格律詩體。近體詩近體詩包括絕句(又稱「絕句」)律詩和排律三種,絕句律詩又各按每句字數分為為五言和七言兩類。每句五字的絕詩稱為「五言絕詩」(簡稱「五絕」),每句七字的則稱為「七言絕詩」(簡稱「七絕」);每句五字的律詩稱為「五言律詩」(簡稱「五律」) ,每句七字的則稱為「七言律詩」(簡稱「七律」)。杜甫的《春望》是一首五言律詩。律詩每首有四聯(即八句),律第一、二句稱為「首聯」,三、四句稱為「頷聯」,五、六句為「頸聯」,七、八句為「尾聨」。「頷聯」和「頸聯」必須對偶。

二、    平仄:

近體詩每句用字,均須遵守固定的「平仄」。平仄乃據字音聲調「九聲」而分。近體詩的字音聲調乃據唐代中原語音而定,共分九聲,其體系與現代粵語相同,故現代人以粵語誦讀唐詩,可以如實表現唐人誦詩的聲調之美。九聲之中,第一聲又稱高平聲或陰平聲,第四聲又稱低平聲或陽平聲,此兩種平聲字簡稱為「平」;其餘七聲分別為第二聲 (高上聲或陰上聲)、第三聲 (高去聲或陰去聲)、第五聲 (低上聲或陽上聲)、第六聲 (低去聲或陽去聲) 、第七聲 (高入聲或陰入聲)、第八聲 (中入聲) 及第九聲 (低入聲或陽入聲),凡此七聲,合稱為「仄聲」,簡稱為「仄」。七言詩句的平仄變化口訣為「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五言詩則為「一三不論,二四分明」,意思是每句中的單數字 (一三五或一三) 平仄可按雙數字的平仄而靈活變動 (不論),而雙數字 (二四六或二四) 則必須平仄相反 (分明)。舉例若七言詩首句中第二字為仄聲,第四字便須為平聲,而第六字則須為仄聲,即「仄平仄」結構,反之則為「平仄平」結構;同樣情況在五言詩則為「仄平」及「平仄」結構。

三、    拗句:

近體詩的平仄規則乃以用字聲調平仄相間,使詩句音節變化豐富,和諧暢美為原則。若為營造特別的聲調效果而故意不守規則,即屬「拗句」,該詩即為「拗體」,其中不合平仄規律的用字則為「拗字」。拗句一般只許於詩首或詩末使用,而拗句的下句平仄須作特別安排以平衡拗句的聲調,稱為「救句」。但並非所有詩皆有「救句」。另外,對於寫詩者,在格律嚴格的近體詩中還有一點靈活餘地,那就是不拘。由於某種局限或要求或表達的需要等,作者置聲律要求於不顧,不拘平仄要求,稱為不拘,這樣的句子稱為不拘句。杜甫詩嚴守格律,故此《春望》一詩完全符合格律要求

四、    粘對:

近體詩第一句中雙數字的平仄必須與第二句中同位置字的平仄相反。舉例若第一句第二字為仄,則第二句第二字須為平,稱為「相對」,若兩者皆平或皆仄,除刻意而為的「拗體」外,稱為「失對」;而第二句中雙數字的平仄則必須與第三句中同位置字的平仄相同 (即若第二句第二字為平,則第三句第二字必須為平),稱為「相粘」,若不符要求,則稱為「失粘」。至第三句與第四句,其雙數字平仄應回復「相對」,若為律詩,其後各句須按上述規律,「相粘」與「相對」重複交錯。

五、    押韻:

漢字字音彼此押韻,是指兩個或以上的字有相同或相近的韻母,因此字音的收結相近。詩歌押韻,目的是為求句子音節互相呼應,既可增加音樂美感,又可便於諷誦流傳。近體詩首句可自由選擇是否押韻,此後逢雙句句尾必須押韻,即絕詩第二、四句押韻,律詩則第二、四、六、八句押韻,句中的押韻字稱為「韻腳」。近體詩押韻,依據的乃是唐人的中原語音,因時間和空間的差異會導致語音的分歧,現代人用粵語誦讀唐詩可得其聲調變化之美,但卻未必每首詩都能夠誦讀出押韻的效果。古人為便寫詩,把字音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分為不同「韻部」,編成「韻書」,一直流傳至今,其中較廣為使用的有《增廣詩韻集成》。現在我們要查考近體詩的用韻,除了查考紙本的韻書,還可以使用網路搜尋器,其中「中華詩韻速查表」用法簡便,甚為實用。

 





延伸思考

1. 當你要聯絡一個好朋友,他家的電話接不通,發電郵給他也沒有回應,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2.     當你掛念別人或心情焦急如焚時,你會不期然的做出甚麼動作來發洩情緒呢?

3.     你認為在香港生活幸福嗎?若是,請舉出三個例子。若不是,請說出原因。

 

延伸閱讀

1.  蕭滌非著﹕《杜甫研究》(香港﹕波文)

香港中央圖書館索書號﹕829 4453

 
2. 潭江居士編註﹕《李白詩詞》(香港﹕世界)

香港中央圖書館索書號﹕851.4414 4453

 



視聽資訊

1. 教育電視: 規則中見精彩(律詩一)

2. 教育電視: 詩性的探索(律詩二)

 

附錄:

1. 杜甫:《春夜喜雨》(五言律詩)

 

2. 杜甫:《登高》(七言律詩)

 

3. 杜甫:《客至》(七言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