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中二校本教材: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朱自清

1 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裏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裏,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裏拍著閏兒1,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2,帶上門出去。

2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鬱3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3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4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裏。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5受用6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4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7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8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嬝娜9地開著的,有羞澀10地打著朵兒的;已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佛遠處高樓上渺茫11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12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的挨著,這便宛然13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14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見風致15了。

5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16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甜17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18的斑駁19的黑影,峭愣愣20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21,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22,如梵婀玲23上奏著的名曲。

6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24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丰姿25,便在煙霧裏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裏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算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但熱鬧是牠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7 忽然想起採蓮的事情來了。採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裡可以約略知道。採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豔歌去的。採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採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採蓮賦》裡說得好:櫂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可見當時嬉遊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於是又記起,《西州曲》裡的句子: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今晚若有採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了,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華園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中國著名詩人,現代散文家,語文教育家,文學家。1898年生於江蘇東海,長期居住於揚州,1948年在北平因貧病逝世。1920年大學畢業後,在江浙一帶多所中學任教,並撰寫小說和散文。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25年起,歷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主要作品有《春》、《背影》、《匆匆》、《荷塘月色》等。



背景資料

《荷塘月色》所述的景色在北京清華園近春園一帶。1927年仲夏,朱自清感于世變,夜不成寐,於是走出家門到這一帶散步,以其精妙的構思寫下名文《荷塘月色》。


 
注釋

1.     閏兒﹕作者的次子朱閏生。
2.     大衫﹕中式外衣,也就是長衫。
3.     蓊蓊鬱鬱﹕形容草木茂盛。粵音﹕[湧屈] (jung2 wat7)
4.     踱﹕慢慢的走。粵音﹕[] (dok9)
5.     且﹕暫且。
6.     受用﹕享受。
7.     田田﹕形容荷葉成片相連。古樂府〈江南曲〉﹕「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8.     亭亭﹕高聳的樣子。
9.     嬝娜﹕形容女子體態輕盈柔美。嬝﹕粵音[] (niu5)。娜﹕粵音(no5)
10. 羞澀﹕難為情。澀﹕粵音[] (sap8),又音[] (sap8)
11. 渺茫﹕模糊不清楚。
12.   霎時﹕一瞬間。震﹕粵音[] (sap8)
13.   宛然﹕彷彿,好像。
14.   脈脈﹕本作[眽眽],凝視的樣子。這裡形容流水無聲。《古詩十九首》﹕「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15.   風致﹕美好的姿態。
16.   瀉﹕水往下直注。瀉﹕粵音[] (se3)
17.   酣甜﹕酣,充分。這裡指睡熟。酣﹕粵音[] (ham4)
18.   參差﹕高低大小不齊。
19.   斑駁﹕本指顏色雜亂。這裡形容樹影深淺雜亂。駁﹕粵音[] (bok8)
20.   峭楞楞﹕峭,又高又陡。楞同[],指邊角或尖角。峭楞楞,高聳直立,顯得可怕的樣子。峭楞楞﹕粵音[俏零零] (tsui1 ling4 ling4)
21.   倩影﹕倩,美麗。倩影,美麗的影子。倩﹕粵音[] (sin3)
22.   旋律﹕原是音樂術語,這裡指借喻月色柔和而有變化。
23.   梵阿玲﹕英語violin 的音譯,小提琴。婀﹕粵音[] (o1)
24.   一例﹕一律。
25.   丰姿﹕風度儀態。丰﹕粵音[] (fung1)



賞析重點

一、主題思想

《荷塘月色》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敍寫獨遊荷塘的經過,細緻描寫月光下荷塘的美景,抒發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但又不能的複雜的思想感情。

二、作品賞析

 
景物描寫

《荷塘月色》主要描寫荷塘和月色。

作者先對荷葉進行描寫:「葉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因葉子自然舒展的形態,與裙十分相似,所以以舞女的裙比喻手法描寫月色中所見的荷葉,賦予葉子一種動感美。

 寫荷花,文章連用了三個比喻:「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以美人比喻荷花嬌豔華貴。在朦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剛出浴的,朦朧之感恰當好處。

  文章描寫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運用了通感手法,渺茫的歌聲配合了這個寂靜的月夜。

文中直接描寫月光的只有一句﹕「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本文多是以影寫月,「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彎彎的楊柳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著的名曲。」這裡的黑影參差且斑駁,給人一種起伏不定的動感。荷塘裡「微風過處……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因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所以光與影現出一條條五線譜似的曲線


藝術風格

(一)語言美:
在語音方面,《荷塘月色》的語言具有很濃重的音樂美。疊詞的運用增加了節奏感,如「田田的葉子」、「脈脈的流水」、「薄薄的青霧」。

(二)意境美:
意境,是中國古典美學中特有的重要範疇。《荷塘月色》使用通感,如「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和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給讀者新鮮的意象。

(三)感情美:
朱自清的散文中往往有濃厚的情感。《荷塘月色》中的感情較為含蓄複雜,既有淡淡的喜,也有淡淡的愁,呈現出一種想擺脫而有無法擺脫的痛苦。

文學知識:散文

1. 散文概說

古代「散文」,泛指與韻文相對的散體文章,即不需押韻、不講對仗的文章,而現代「散文」,則是指與詩歌、小說、戲劇並列的一種文學體裁。

散文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人物情節不要求完整。作者往往抓住一人、一事、一景、一物或一個生活片段,表達所感所想。因此,作者對生活的體驗是否深刻、見識是否廣博、對身邊事物的反應是否敏銳、累積的詞彙是否豐富等,都會影響作品的面貌。

現代散文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
  
廣義散文﹕是指詩歌、小說、戲劇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學性的散行文章。
  
狹義散文﹕是指文藝性散文,它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為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並茂的文學樣式。
  
根據散文的內容和性質可分為以下幾類:

(1)敘事散文

  以寫人記事為主的散文。這類散文對人和事的敘述和描繪較為具體,同時表現作者的感受,帶有濃厚的抒情成分。

(2)抒情散文

  注重表現作者的思想感受。這類散文有對具體事物的記敘和描繪,但通常沒有貫穿全篇的情節,其突出的特點是有強烈的抒情性。

(3)寫景散文

  以描繪景物為主的散文。這類文章多是在描繪景物的同時抒發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4)哲理散文

  哲理散文以不同的形象揭露萬物之間的永恆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靈透闢的整合,給讀者一種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的底蘊、觀念的審美效果。

2. 散文的題材

散文的題材廣泛,如科學、歷史、時事、生活事務、虛構故事等都可以成為散文的題材。

3. 散文語言﹕

應具備凝練、優美或自然等特色。

(1)    凝練﹕即精確、簡潔、含蓄有餘韻。
(2)    優美﹕即具有形象性、音樂性。
(3)    自由﹕即用語流暢明白、不堆砌。

運用比喻、比擬、疊字、層遞、象徵等修辭手法可使達到更好的藝術效果。

4. 散文的表達手法

散文的表達手法靈活自由,記敍、描寫、抒情、說明、議論皆可,也可以把各種表達手法融合為一,以帶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延伸思考

1. 當你心情鬱悶的時候,你會有甚麼表現?你會如何發洩情緒呢?

2. 你一個人獨處時,最想做些甚麼?

3. 出外旅行能否令你心情輕鬆?為甚麼?



延伸閱讀

1. 朱自清著﹕《朱自清選集》(香港:香港文學研究社)

香港中央圖書館索書號﹕848 2523

2. 朱自清著﹕《朱自清全集》(台南:大孚)

   香港中央圖書館索書號﹕848 2523

3. 朱自清著﹕《朱自清散文選》(香港:匯通)

大會堂公共圖書館索書號﹕848 2523




視聽資訊

1.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朗誦與歌曲欣賞





2. 《荷塘月色》荷花攝影與歌曲欣賞




3. 《荷塘月色》荷花國畫與歌曲欣賞




4. 《荷塘月色》荷花動畫與琴曲欣賞




5. 《荷韻》荷花動畫與琴曲欣賞





6. 教育電視:創造美感新境界 (多感官觀察和描寫──通感)


中二校本教材: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晉太元1 中,武陵2 人,捕魚為業。緣3 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4,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5,漁人甚異之6 。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髣髴7 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8 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9 ,土地平曠10 ,屋舍儼然1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12,阡陌交通13,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14 如外人。黃髮15、垂髫16,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17 答之。便要18 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19 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20 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21 ,皆歎惋。餘人各復延22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23 也。」

既出24 ,得其船,便扶向路25 ,處處誌26 之。及郡下27 ,詣太守28 ,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29 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30 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32 ,未果33 。尋34 病終,後遂35 無問津36 者。



作者簡介

陶潛 (365-427),原名淵明,字元亮,潯陽柴桑 (今江西九江)人。他生於東晉時期,東晉滅亡後,才改名潛,自號五柳先生。陶潛少負志向,曾任數次小官,惟他不願在黑暗的官場與貪官同流合污,因此在四十一歲時辭官歸隱,自此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陶潛有「田園詩人之祖」的美譽,因為他的詩文,多寫農村悠閒的生活及優美的大自然風光,從中流露出他熱愛田園生活的情感,其作品備受後人推崇。

背景資料
《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是《桃花源詩並記》中的「記」,即相當於詩歌的序。這是陶潛辭官、歸隱田園十六年後的作品。本文記述了漁人發現桃花源經過及在那兒的經歷。陶淵明文中所塑造的「桃花源」,其實就是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一個與世隔絕,沒有動盪政局和暴政的完美世界。然而在干戈不斷的東晉亂世中,想生活在這樣美好的地方,是夢寐難求的事,故他只好藉此表達了對當時黑暗現實的不滿,以及寄託了對理想世界的嚮往。


注釋

1.   太元東晉孝武帝年號(西元三七六~三九六年)。
2.   武陵郡名,在今湖南省常德縣境。
3.   :沿著。
4.   :古代的長度單位,歷代制度不同,有以五尺、六尺或八尺為一步的。
5.   落英繽紛:落花繁多而紛亂。英,花。
6.   甚異之:甚,很。異,這裡作動詞用,感到奇怪。之,代詞,指所見之景象。
7.   髣髴:即「彷彿」,隱隱約約。
8.   才通人:才,只。通,通過。
9.   豁然:開闊的樣子。豁,粵音[]
10. 平曠:平坦遼闊。曠,粵音[]
11. 儼然:整齊的樣子。儼,粵音[]
12. :類。
13. 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通達。阡陌,田間的小路,南北橫貫的叫「阡」,東西橫貫的叫「陌」。,粵音[]
14. :完全。
15. 黃髮:借代老年人。老人髮色轉黃,故稱老人為黃髮。
16. 垂髫:借代兒童。髫,小兒額前下垂的髮。髫,粵音[]
17. :通「俱」,皆,都。
18. :通「邀」,邀請。
19. :全,都。
20. 邑人:鄉人。
21. 為具言所聞:把自己聽到的全都告訴他們。
22. :邀請。
23. 不足為外人道:不值得、不必。為,對。外人,桃花源外的人。道,說。
24. 既出:既,已經。出,離開。
25. 扶向路:就沿著先前的來路。扶,介詞,表示方向,沿著。向,原來的,舊的。
26. :標誌、標記,這裡作動詞用,留下記號。
27. 及郡下:到了郡城(武陵)
28. 太守:往、到,粵音[]。太守,地方長官的職銜。
29. :終於。
30. 南陽劉子驥南陽,在今河南省南陽市劉子驥,名驎之東晉末隱士,好遊山玩水。見晉書隱逸傳
31. 規往:計劃前往。
32. 未果:沒有實現。
33. :不久。
34. :就。
35. 問津:問路,此指尋訪桃花源的路。津,渡口。


語譯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郡人,以捕魚為職業。有一天,他撐著船沿小溪前行,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看見一個桃花林,兩岸種植的桃花各寬數百步,中間沒有其他樹木,地上長著芳香的草,初開的桃花繁多,漁夫人覺得很奇怪。他再往前走,想走到樹林的盡頭。

桃花林的盡處,就是小溪的源頭,漁人看到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隱隱約約好像有亮光,於是漁人下了船,從洞口走進去山洞的首段很狹窄,只容得下一個人通過,再往前走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朗。那兒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還有排列整齊的房屋,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還有桑樹、竹子之類的植物。田間的小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雞啼狗吠的聲音此起彼落,男男女女在田中往來種作,他們的衣著完全與外面的人一樣。不論老人或小孩,都自得其樂。

村民看見漁人,大吃一驚,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把全部經過一一告訴他們。村民便邀請漁人到家裡去,備酒、殺雞、做飯來招待他。其他村民聽說來了個漁人,都來打聽消息。據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逃避秦朝的禍亂,便帶著妻子、子女和同鄉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之後不再出去,於是便跟外界隔絕了。村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連漢朝也不知道,更不要說魏、晉了。漁人把他所知道的一一告訴他們,大家都驚訝歎息。其他村民又分別邀請他到家裡作客,拿出酒菜款待他。漁人逗留了幾天,便向村民辭別。村民還對他說:「這兒的事你不必要向外面的人說啊!」
漁夫離開桃花源後,漁人找回小船,就順著原來的路回去,一路上留下記號。回到武陵郡,拜見太守,說出自己的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他一起前往,尋找之前漁人留下記號的地方,最後迷了路,再找不到往桃花源的路。

南陽劉子驥,是個很高尚的人,聽到這件事,便很高興地計畫前往;但他還沒找到,不久就得病死去了,以後就再沒有尋訪桃花源的人了


賞析重點

在《桃花源記》一文中,陶潛以極豐富的想像力,用虛實相襯的筆法將桃花源寫得疑幻疑真,予人可望而不可即之感。文章開首即點明時間、地點和人物,好像真有其事;但是我們仔細留意「太元中」這三個字,不難發現破綻。這個「中」字用得十分巧妙,陶淵明假設漁人進入桃花源一事發生在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但又沒有明確地說出是哪一年,使故事看上去像歷史事件,卻又帶有傳說性質。而且寫漁人是不知不覺地踏上通往桃花源的路,這就更讓人覺得桃花源是個神祕莫測的地方。此外「緣溪行,忘路之遠近」的「」字;「忽逢桃花林」的「」字,同有畫龍點睛之妙,不但把通往桃花源的路描述得飄忽不定,而且暗示漁人已走入不辨之境,再將他進入桃花源時那恍惚迷茫的精神狀態也一併點出來。

在這同時,陶潛也非常注意作品的真實感。桃花源雖然,但是他將這個理想國度刻劃得非常逼真:平坦遼闊的田地、排列整齊的房屋,縱橫交錯的小路等事物,雖然漁人身處的世界也有,但在桃花源裡所以東西都是美好的,和漁人的身處世界截然不同,這樣更加強了令人嚮往和追求桃花源的效果,使得整篇作品具有濃烈的虛幻色彩,又不失強烈的真實感。再者,陶潛仔細地描寫了漁人和村民的對話,以及眾人的反應及至漁人後來返回武陵郡的過程,陶潛都寫得非常細膩,透過漁人的觀感來寫,使人感到桃花源的而且確曾經存在世上

最後,當漁人離開桃花源,有意再去尋訪的時候,再也找不到進入那兒的路了,一瞬間,桃花源好像煙消雲散一樣,令人感到驚奇萬分。最後寫南陽劉子驥欣然尋訪這樂土,但失敗收場,根據考證歷史上真有其人,而且是與陶潛同時代的人,陶潛把他寫入作品中,進一步渲染作品中真真假假的氣氛。作者在文中時而注入歷史元素,時而烘托出桃花源的虛幻,更突出了將桃花源寫得虛實莫測,似有若無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亦可見作者的心思。

此外,結構嚴謹,層次分明亦是本文值得欣賞之處全文以漁人進入桃花源為線索,按照時間的順序漸次將情節鋪展開來。首先,寫他發現桃花源的經過。陶潛巧妙地將漁人發現桃花源一事完全歸之於意外,只是由於「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又被這桃花林的美景所吸引,以致「復前行,欲窮其林」,於是在「林盡水源」處發現一座山,因為「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才引起他的好奇心,從而「舍船,從口入」,走進了桃花源。這樣由「溪」到「林」,由「林」到「山」,由「山」到「村」,漁人步步前行,每走到一處地方,也令讀者期待看到他所見的景象,實在是引人入勝。接著,寫在桃花源內的見聞。陶潛先寫漁人所見,展示那兒優美的環境;再寫其所聞,借漁人與村民的問答凸顯文章主題:對美好世界的嚮往。最後,寫漁人離開桃花源後的情況。借漁人不能再次找到桃花源,暗示了這地方並不存在,而陶潛並沒有就此結筆,而是用劉子驥尋找桃花源失敗作結。整篇文章的結構十分完整,敍事極有條理,而以上的結局令文章看來更撲朔迷離,留給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
再者,陶潛的作品不事雕琢,反而著力塑造質樸自然的風格,故常用白描例如第二段描寫桃花源的景象,從「土地平曠」到「並怡然自樂」,只不過用了四十八個字,就描繪出一幅極其優美的圖畫,當中無一贅字,亦能將該處的景色顯露無遺。陶潛的作品往往是詩意盎然,淳樸渾厚,蘇軾評之為「質而實綺,癯而實腴」,就是說他善於用樸素、清淡的外表來表現豐富的內容,本文正好印證了以上評價。


文學知識:序

序是文類的一種,是用來說明著作的旨趣及經過的文章,宋代王應麟解釋:「序者,序典籍之所以作。」古人原將「序」置於書後,如許慎《說文解字敘》(「敘」通「序」)、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揚雄《法言‧序》等,後人於文末又有所增補,乃將序移到前面,於是置於文章或書籍前的篇章稱為「序」。

按內容分類,序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

第一是書序:用來說明著作旨趣、動機及經過,抒發著作感想等內容。因作者身分不同,可分為自序,如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和他序例如李清照金石錄後序》、孫文黃花岡烈士事略序》。

第二是詩序,詩序與書序作用相似,適用在詩作前面。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文天祥正氣歌并序》,這正是本文所屬的類別。

第三是贈序,古時文人以此贈人以言,表示敬愛、關切之情。例如韓愈送董邵南序》、宋濂送東陽馬生序》。順帶一提,這一類「贈序」,過往多與序跋視作一類,然而,也有學者,如清代姚鼐就主張區分出來,另立一類。

第四是宴樂序,古人宴飲,每推舉一人撰寫文章,記述聚會酬唱的緣起,並多作為當時所作詩歌的總序,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後來這類文章獨立成篇,無詩配合亦可單作。


延伸思考

1. 陶淵明描繪的桃花源有甚麼特色?

2. 桃花源內的人最初因為甚麼原因移居此地?為什麼居民要求陶淵明保守桃花源的秘密呢?

3. 你認為陶淵明寫《桃花源記》背後有甚麼深意?

4. 對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一地真實與否,學者各執一詞,你相信真的有桃花源嗎?為什麼?

5. 香港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你覺得香港能夠稱得上桃花源嗎?你心目中的桃花源又是怎樣的?


延伸閱讀

1. 陶淵明:《南山佳氣:陶淵明詩文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0年。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851.432 7736

2. 杜少春主編《田園,我們心靈的故鄉:陶淵明詩名篇欣賞》,台北:學鼎出版社,1999年。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851.532 7736

3. 黃國彬:《陶淵明的藝術》,香港:學津出版社,1983年。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851.532 7731

4. 王國瓔:《台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論析》,台北:允晨文化,1999年。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829 7736

5. 葉嘉瑩:《好詩共欣賞:陶淵明,杜甫,李商隱三家詩講錄》,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851.5 4449